我现在在淄博就说说淄博把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南,东接潍坊、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权的 “较大的市”。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16.77万,其中市区人口275.65 万。市政府驻地张店是全市的中心城区。
淄博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5个城区各相距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城市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共绿地11.1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东西向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和南北向的淄东(营)淄八(陡)铁路、滨(州)莱(芜)高速公路、205国道形成三个交通“十”字型主干贯穿全市,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横贯沂源县全境。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港分别为70公里、210 公里。淄博是鲁中电信中枢和邮件处理中心,国际互联网以及现代化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对外联络畅达。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94万吨,管道天然气年供应量2亿立方米,日供电量5197万千瓦时,年售电量151.5亿千瓦时,居山东省第二位。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运动起源地。齐文化以其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以及清代著名文人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淄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部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中部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南部拥有鲁山、原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以及“沂源猿人”遗址和齐长城遗址;西部百年商埠重镇周村,有“天下第一村”之誉;北部黄河流经47公里,马踏湖、大芦湖堪称“北国江南”。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2年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在国家统计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居第47位,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30.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9.48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60.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1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4.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37.0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1.8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7元。三次产业比例为4.1:66.8:29.1。
淄博是近代以来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及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主导产业以石油化工、医药、纺织、建材、日用陶瓷、机械冶金、电子以及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中国陶瓷名城和全国重要的建材产区,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截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1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22家,有13家企业、15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有7家企业入围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40家,其中过50亿元的6家。在全市11700余种工业产品中,鲁泰公司生产的高档色织布、东岳公司生产的绿色制冷剂等5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生产的解热镇痛药、淄博工陶集团生产的耐火新材料、新华医疗器械集团生产的消毒灭菌设备等6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淄博拥有11个中国名牌产品、9件中国驰名商标、116个山东名牌产品和13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796亿元,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实现2747.44亿元、285.68亿元和162.75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05%。
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目前全市有5处市场进入山东省30强,年交易额都在30亿元以上。沃尔玛、易初莲花、银座、利群等多家国内外著名连锁企业落户淄博。近年来,又有一批现代化新兴市场陆续开工建设,其中中国财富陶瓷建材城和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中国陶瓷科技城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淄博农业比重较小,特色鲜明,已建成优质专用粮、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淡水养殖等十大特色经济区。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沂源县是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现有1家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6家省级龙头企业。2005年,全市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131.57万吨、337.82万吨、71.8万吨和42.6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