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5|回复: 6

美不胜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花惠兰简介(英文名:Cymbidium orchid)
  大花惠兰别名“虎头兰”,又叫“洋兰”。大花惠兰叶长碧绿,花姿粗犷,豪放壮丽,是世界著名的“兰花新星”。大花惠兰的植株和花朵分为大型和中小型,花朵硕大,有黄、白、绿、红、粉红及复色等多种颜色,色彩鲜艳,异彩纷呈,花型整齐且质地坚挺,经久不凋,属豪华高雅型兰花。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
  一、形态特征 :大花惠兰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植物,假鳞茎椭圆形,粗大,叶宽而长,下垂,浅绿色,有光泽。花葶斜生,稍弯曲,有花 6 — 12 朵。花大,色泽艳丽,花色主要有红色、紫红色、桃红色、白色、黄色、淡绿色。花略带香气。国外兰花工作者还为常见栽培品种取了非常浪漫的名字,如安娜尔丽、彩斑、森林之王、莱维斯公爵、红色的卡门、红美、小瀑布、牧歌、抒情诗人、白色新娘、公主等。
  二、生物学特性 :大花惠兰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常野生于溪沟边和林下的半阴环境。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生长适温为 10 — 25 ℃ 。夜间 10 ℃ 左右比较好。叶片呈绿色,花芽生长发育正常,花茎正常伸长,在 2 — 3 月开 花,若温度低于 5 ℃ ,叶片呈黄色,若 温度在 15 ℃ 左右,花芽会突然伸长, 1 — 2 月开花,花茎柔软不能直立。如夜间温度高达 20 ℃ ,叶丛生长繁茂,会影响开花,形成的花蕾也会枯黄,总之,大花惠兰花芽形成、花茎抽出和开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间温差大。 大花卉兰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微酸性水,对水中的钙、镁离子比较敏感。以雨水浇灌最为理想。生长期需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湿度过低,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慢而细小,叶片变厚而窄,叶色偏黄。总体说,大花惠兰怕干不怕湿。光照是影响大花惠兰生长和开花的重要因素。大花惠兰在兰科植物中属喜光的一类,光照充足有利于叶片生长,形成花茎和开花。过多遮荫,叶片细长而薄,不能直立,假鳞茎变小,容易生病,影响开花。盛夏遮光 50% — 60% ,秋季多见阳光,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辅助光,对开花极为有利。 大花惠兰种苗的繁殖,当前主要采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本方法出苗快,质量好,纯度高,适宜工厂化批量生产。
  

  大花惠兰图片欣赏
  

  大花惠兰图片欣赏
  悬铃花简介
  拉丁名:Malvaviscus arboreus var.penduliflorus
  悬铃花产地:墨西哥至秘鲁及巴西。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部。为常绿小灌木。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往往逸生。不择土壤。耐湿。全年开花。
  悬铃花形态特征: 叶互生。卵形至近圆形,单叶,有时浅裂,叶形变化较多,叶面具星状毛。花通常单生于上部叶腋,下垂,花冠漏斗形,长5-6cm,鲜红色,花瓣基部有显著耳状物。雄蕊集合成柱状,长于花瓣。花瓣仅上部略微展开。
  繁殖: 主要用扦插繁殖。夏、秋季剪取半木质化嫩枝10-15厘米长,插于沙床,保持湿润,一般插后20-25天可生根。
  栽培: 繁殖以嫩枝扦插为主,生根容易。栽培容易,管理粗放,每年春季换盆,增添腐叶土,并修剪整形,以便多萌发分枝。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湿润,多见阳光,但要防烈日曝晒,早晚在叶面喷水。秋季天气转凉时,应搬入室内,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通风。
  病虫害: 常发生叶斑病和白粉病,可用65%代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和卷叶蛾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应用:悬铃花为常绿小灌木,鲜红色花朵,较为奇特,在热带地区全年开花不断,适合于庭院和风景区栽植。在南京地区常以盆栽室内观赏。
  

  悬铃花图片欣赏
  

  悬铃花图片欣赏
  半支莲花简介
  半支莲花又名:太阳花 、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
  半支莲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半支莲英文:Moss rose
  科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产地分布: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1年生肉质草本,高10-15厘米。
  半支莲形态特征:
  茎细而圆,平卧或斜生,节上有丛毛。叶散生或略集生,圆柱形,长1-2.5厘米。花顶生,直径2.5-4厘米,基部有叶状苞片,花瓣颜色鲜艳,有白、深、黄、红、紫等色。蒴果成熟时盖裂,种子小巧玲珑,棕黑色。园艺品种很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半支莲生长习性:喜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极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适应,能自播繁衍。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6~7月。
  半支莲繁殖栽培:
  半支莲种子非常细小,每克约8400粒。常采用育苗盘播种,极轻微地覆些细粒蛭石,或仅在播种后略压实,以保证足够的湿润。发芽温度21~24℃,约7~10天出苗,幼苗极其细弱,因此如保持较高的温度,小苗生长很快,便能形成较为粗壮、肉质的枝叶。这时小苗可以直接上盆,采用10厘米左右直径的盆,每盆种植2~5株,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极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适应,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种。当气温20℃以上时种子萌发,播后10天左右发芽。覆土宜薄,不盖土亦能生长。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数次。在15℃以上条件下约20余天即可开花。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种,在夏季将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茎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现花蕾。移栽植株无需带土,生长期不必经常浇水。果实成熟即开裂,种子易散落,需及时采收。
  

  半支莲图片欣赏(又名:太阳花 )
  

  半支莲图片欣赏(又名:太阳花 )
  大丽菊 (英文名ahlia flower)
  大丽菊概况
  大丽菊又名大丽花,为菊科大丽菊属植物。大丽菊品种繁多,花型多变,色彩丰富,花期颇长,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区。品种繁多,花形多变,色彩丰富,花期颇长,盛开的大丽菊,优雅而又尊贵。
  大丽菊是墨西哥的第二国花。墨西哥是大丽菊原产地,大丽菊到处可见,它的花大方、富丽、绚丽多姿。
  大丽菊自1519年由墨西哥人从野生变为家栽以来,发展很快。19世纪初德国己培育出100多个单瓣大丽菊品种,紧接着在德国又选育出重瓣大丽菊品种。英国栽培大丽菊始于1789年,19世纪70年代以后,先后培育出仙人掌型、矮生型和牡丹型等重瓣品种,为盆栽大丽菊提供了条件。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在大丽菊的育种方面成绩显著。其中美国的泛美种子公司和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在大丽菊的育种和生产上尤为突出。近年来,荷兰的菲德斯公司在盆栽大丽菊的育种和生产方面领先于世界。
  我国栽培大丽菊始于19世纪末,先在上海栽培,以后在东北、华北等栽培较盛。至今,辽宁、吉林、河北、天津、北京、山东和甘肃等地栽培的独本大丽菊,更显华丽高贵,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同时,在大城市矮生盆栽大丽菊已步入规模化生产。
  大丽菊属菊科大丽花属,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型多样,国内多用于花坛、花境布置和盆栽观赏。由于目前国内鲜切花的兴起,大丽花也逐渐用作切花生产。它在花型、花色、花姿上并不逊于菊花,而在花期上又与菊花互补,其切花较菊花更受人们喜爱。现在,国内外已育成许多适于切花的品种。
  

  大丽菊图片欣赏
  

  大丽菊图片欣赏
  雏菊花(英文名:Daisy flower)
  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株高15—20厘米。叶基部簇生,匙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有白、粉、红等色。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花期3—6月。雏菊耐寒,宜冷凉气候。在炎热条件下开花不良,易枯死。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裸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来年株形矮壮,抗逆性强,花大丰满色艳。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伯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定植后,宜每7一10天浇水一次。雏菊生长期喜阳光充足,不耐阴。雏菊秋播促壮后,如果没有分苗移植,可在10月底将苗起出,分开,根丛稍带一点宿土,然后抓—把事先准备好的含腐殖质多而稍粘的湿润肥沃土壤,把—两株苗放在壤土中心攥紧成坨,依次囤入阳畦,喷雾保湿,以促须根旺发,株小茁壮,来春直接定植花坛或上市出售不易萎蔫。
  意大利国花
  雏菊原产欧洲又名延命菊。它的叶为匙形丛生呈莲座状,密集矮生,颜色碧翠。从叶间抽出花葶,葶一花,错落排列,外观古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也有说意大利的国花是攻瑰(月季)。罗马贵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玫瑰花,居住的房间里,用餐的餐桌上,各种仪式典礼上都要摆放各色的玫瑰花,生活奢侈的人,甚至用玫瑰花浸液来洗浴。不同颜色的玫瑰花,还代表了不同的身份。紫罗兰和香石竹在意大利也非常受欢迎,据说是民间公认的国花。
  雏菊花语
  第一种,永远的快乐。传说森林中的妖精贝尔蒂丝就是化身为雏菊,她是个活泼快乐的淘气鬼;
  第二种,你爱不爱我?因此,雏菊通常是暗恋者送的花;
  第三种,则是——离别。
  

  雏菊花图片欣赏
  

  雏菊花图片欣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angyang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菊花的医药价值
  菊花不仅可供人们观赏和食用,其花、茎、根还可入药,具有益寿延年作用,故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菊花中的成分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下面介绍一些用菊花治病的简易方。
  (1)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燥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2)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人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中药店有售)。可广泛用于下列多种病症。
  1、预防感冒:取野菊花(干品)6克,用沸水浸泡1小时,煎 30分钟,待药液稍凉时内服。经常接触感冒人群者,一般每天服药1次,经常感冒者每周服1次。
  2、宫颈炎:先用温水冲洗阴道后,以野菊花粉适量涂敷宫颈,每天1次,连用3 5天为1疗程。亦可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外涂治疗宫颈炎、阴道炎、外阴溃疡等病。
  3、丹毒:野菊花3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将上药共放人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滤渣取汁饮用。每天1剂,分2-3次服。该方以野菊花为主治疗丹毒,一般约需7—10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胧杆菌、链球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
  4、前列腺炎:以野菊花栓(药店有售)塞入直肠,每天2粒,两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该法对急、慢性前列腺炎皆有效。
  5、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时,将野菊花栓1粒塞入肛门内约7-10厘米处,10天为1疗程,月经期间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除个别患者偶有便溏外,无其他副作用。
  

  菊花欣赏(一)
  

  菊花欣赏(二)
  

  菊花欣赏(一)
  三角梅介绍
  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别名:九重葛、三角梅、毛宝巾、肋杜鹃
  科属:紫茉莉科,叶子花属
  科类: 木质藤本状灌木
  三角梅,又名叶子花、簕杜鹃、九重葛、宝巾。
  三角梅原产于南美巴西、秘鲁、阿根廷;常绿木质大藤本植物,三角梅本是紫茉莉科中的一种藤状小灌木,它的花朵很小,又没有香味,按理说很难吸引蜜蜂或蝴蝶来为它传花授粉,但为了结果传承子嗣,大量繁衍后代,它有自己特别的“绝招”:将紧贴花瓣的苞片增大,并“染”上红、黄、白、橙红、红白相间等多种艳丽的色彩,使之酷似美丽的花瓣。这样,蜜蜂或蝴蝶就成了它的座上常客,从而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难题。
  三角梅的茎干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或左右旋转,反复弯曲,或自己缠绕,打结成环;枝蔓较长,具有锐刺,柔韧性强,可塑性好,萌发力强,极耐修剪,人们常将其编织后用于花架、花柱、绿廊、拱门和墙面的装饰,或修剪成各种形状供观赏;老株还可用来制做树桩盆景;生命力较强,可扦插繁殖,又可人工嫁接,“天工不如人工巧”,如经过人工将多个品种嫁接为一体,可形成五彩缤纷的一树多花现象,极富观赏性。  
  三角梅枝条常拱形下垂。花多数为3朵聚生一处。三角梅被定为福建厦门市的市花其花色多样:有淡红、大红、紫红、淡黄、乳白、一株多色;也有单辦与复辦之分。容器栽培,可以裸根移植,成活率高,故能远途托运。   
  园林应用:华南及西南暖地多植于庭园、宅旁,常设立栅架或让其攀援山石、园墙、廊柱而上。三角梅造型树桩、造型盆景,更是千姿百态,魅力无穷。   三角梅在我国引种有百余年的历史,现已成为乡土树种。为热带植物,喜高温高湿的气侯环境,亦较耐干热,不耐寒冷,忌霜冻。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华南北部以至华中、华北的广大地区,均只宜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内或温棚内。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沙土或粘土均宜,能耐水湿,亦较能耐旱。   
  三角梅的特性:树干多刺,易发生徒长枝,如任其自然生长,多参差成刺蓬状,外形颇不美观。盘卷和修剪徒长枝,控制树形,是三角梅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肥力较差的土壤,可追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一般土壤可不施肥,以免生长过快。萌芽力极强,可耐多次修剪,栽培作盆花的,更应早期修剪卷枝,矮化植株。培育作桩景的,则宜老株截干,培育老蔸。
  

  三角梅图片欣赏(一)
  

  三角梅图片欣赏(二)
  

  三角梅图片欣赏(三)
  黑心菊介绍
  黑心菊,菊科,金光菊属,一二年生草本。花心隆起,紫褐色,周边瓣状小花金黄色。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变种边花有桐棕、栗褐色,重瓣和半重瓣类型。花心有橄榄绿的“爱尔兰眼睛”,及花序径大至15厘米的四倍体,花色除黄色外,有各季红花和双色。原产美国东部地区。耐寒性不强,华中地区尚可秋播,露地越冬。亦可作切花。
  黑心菊: Rudbeckia hybrida
  科  属:菊利金光菊属
  产地与习性:主产北美,黑心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作—二年生栽培。既耐寒、又耐旱。喜向阳通风环境。有自播习性。一般土壤均可栽培。花期5~9月。
  形态特征:枝叶粗糙,全株被毛。近根出叶,上部叶互生,叶匙形及阔披针形,叶缘具粗齿。头状花序。舌状花单轮,金黄色;筒状花深褐色,呈半球形。
  繁殖与栽培:用播种、扦插和分株法繁殖。9月播种于露地苗床,待苗长至4~5片真叶时移植,11月定植,露地越冬
  应用:多用作庭园布置,可作花坛、花境材料,或布置草地边缘,亦可作切花。
  栽培要点:发芽适温:21℃-30℃、生长适温:10℃-30℃ 播种期:春至秋、开花期:夏至秋
  种植:春、夏、秋气温在21℃-30℃均可播种,土质以排水良好。约15天发芽。肥沃壤土,日照充足,半日照也能正常生长。8片叶移植,成活后适当施肥,浇水,开花期,炎夏应适当遮阴,以利保持花艳丽。花后剪除残枝叶可促再生。注意防止排水不良,产生根腐病。
  

  黑心菊图片欣赏(一)
  

  黑心菊图片欣赏(一)
  

  黑心菊图片欣赏(二)
  

  黑心菊图片欣赏(三)
  紫藤花介绍
  学名:Wisteria sinensis (Sims)Sweet
  英文名:Purplevine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别名:藤萝
  紫藤,是一种攀援花木。《花经》记载:"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仲春开花。"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李德裕的《忆新藤》曰:"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这些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紫藤的美态。紫藤的生长有其独特的方式,势如盘龙,刚劲古朴,枝叶茂盛,花序如翠蝶成行,美丽清香,是春季优良的棚架花卉。
  紫藤原产我国,朝鲜、日本亦有分布。其别名葛花、朱藤、藤罗、招豆藤等。花开可半月不凋。常见的品种有多花紫藤、银藤、红玉藤、白玉藤、南京藤等。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
  习性:紫藤又名,属落叶攀援灌木。三月现蕾,四月盛花,每轴有蝶形花20至80朵。紫藤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根、种子入药,性甘,微温,有小毒。树皮含贰类,花含挥发油,叶子含金雀花碱等。
  紫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暮春时节,正是紫藤吐艳之时,但见一串串硕大的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难怪古往今来的画家都爱将紫藤作为花鸟画的好题材。
  紫藤开花后会结出形如豆荚的果实,悬挂枝间,别有情趣。有时夏末秋初还会再度开花。花穗、荚果在翠羽般的绿叶衬托下相映成趣。一般情况下,盆栽紫藤应及时剪去残花,避免营养消耗。紫藤系落叶藤木,在其休眠期可结合修剪调整枝条布局,以保持姿态优美。紫藤寿命长,管理粗放,只要保证充足的阳光,水肥适当,可保年年花繁叶茂。
  紫藤的药用价值:主治:驱除烧虫:根10至15克,水煎服。体虚:根30克,炖猪肉吃。风温痹痛:紫藤根和锦鸡儿根各15克水煎服。筋骨疼痛:紫藤子50克炒熟,泡烧酒一斤。每次服25克,每日早、晚各一次。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紫藤的种子有小毒,含有氰化物,可治筋骨疼,还能防止酒腐变质。紫藤皮具有杀虫、止痛、祛风通络等功效,可治筋骨疼、风痹痛、蛲虫病等。
  性味归经:甘、苦,温。有小毒。
  

  紫藤花图片欣赏(一)
  

  紫藤花图片欣赏(二)
  

  紫藤花图片欣赏(三)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腊梅介绍
  夏腊梅又被称为牡丹木、黄琵琶等,属于“正宗”腊梅科。夏腊梅多生于海拔600~1100米的山坡或溪谷,花朵大而美丽,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据武汉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清介绍:“作为珍稀植物,夏腊梅仅为东亚和北美特有,在我国不多见,武汉植物园引种现存的也不过5株。”更为可贵的是,它在东亚和北美两个相隔万里的地方同时存在,证明了这两地在植物区之间的联系.“大陆板块漂移说”的又一力证。保护好夏腊梅的物种基因,对将来两地植物区的研究和学术探讨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吴金清还介绍,夏腊梅同属有5种,但我国仅此1种,其他4种均产自东亚和北美。而且夏腊梅的分布区域极为狭窄,故其被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现为渐危物种。
  美国夏腊梅因原产美国,在初夏开花而得名,为腊梅科夏腊梅属落叶灌木,植株丛生,株高2米至3米,芽无鳞片,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叶面有光泽或稍粗糙,叶色浓绿,晚秋呈金黄色。单花顶生,花茎5厘米左右,花瓣细长,红褐色,气味甜香,花期4月中旬至6月。果实生于杯状果托内,9月至10月成熟。
  夏腊梅产于美国的东南部,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充足而柔和的阳光下生长良好,但怕烈日暴晒,耐寒冷。适宜栽种在疏林下或其他夏季无直射阳光处,若光照过强,会使花瓣干枯,形成难看的焦斑。此外,干热风也会造成花瓣枯焦,因此尽量不要在风口处种植。空气过于干燥也是造成花瓣枯焦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开花时如果空气干燥,应及时向植株及周围环境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延长花期。美国夏腊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好。生长期可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连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以免因土壤积水导致烂根。每年春季萌芽前可开沟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肥后浇一次透水,以利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促进发芽展叶,并为植株开花提供充足的养分。以后每月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水,以促使植株生长旺盛。9月以后停止施肥。入冬前浇一次上冻水。
  夏腊梅的修剪宜在冬季至早春发芽前的休眠期进行,剪去干枯枝、重叠交叉枝、细弱枝,以更新枝条,花期过后也可适当修剪,剪去过密的枝条。生长期还可稍加修剪,去掉一些影响美观的枝条,以保持树型的美观,增加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
  夏腊梅的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嫁接等方法。播种在春季的3月至4月进行;分株则可结合春季移栽进行,方法是将丛生的植株分割开,再分别种植即可。嫁接可用腊梅的实生苗或狗牙腊梅等长势健壮的腊梅品种做砧木,在3月进行劈接,8月进行芽接。
  夏腊梅红褐色花朵素朴大方、香甜馥郁,盛开于绿叶之间,非常美丽,是优良的花灌木。适于种植在庭院、假山旁、园林中、大树下、林带旁等处。此外,夏腊梅还可盆栽观赏,布置阳台、庭院等处,效果都很好。
  

  夏腊梅图片欣赏(一)
  

  夏腊梅图片欣赏(二)
  金鱼草介绍
  英文名:Antirrhinum majus L.
  种类:芝叶科
  原产地:地中海沿岸
  金鱼草为玄参科金鱼草属秋播一年生草本,因花似金鱼,故得名。别名: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金鱼草色彩丰富,除蓝色外,其余各色齐全。近年来培育出很多多倍体品种及优良的一代杂种,不仅花大而密、色彩艳丽、茎杆粗壮高大,而且耐寒性、抗病性都强,收成稳定。作为切花,金鱼草通常在12月-翌年4月上市。
  生态习性: 金鱼草较耐寒,稍耐半荫,在凉爽环境生长健壮,花多而鲜艳,通常作二年生栽培,但华北、东北也有作一年生栽培者。其品种间容易混杂,引起品种退化。生长适温白天15℃-18℃;夜间10℃左右,即使降到5℃-6℃,也无大碍。但在开始生蕾的时候,若遇0℃左右的低温,则表现有"盲花"。冬季开花的品种,若保持适宜温度,则不受日照影响,花芽分化后,12月-翌年1月开花。但夏季开花的品种,仅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分化花芽和开花。
  金鱼草的花期,可利用温室,加之不同的播种期、栽培法以及不同的品种来调节。通常露地栽培,8月下旬或9月播种,翌年4月-5月开花;早春冷床育苗或春夏播种,可在6月-7月或9月-10月开花,但不及秋播生长良好,而且花期较短。秋天播种,则翌年开花,短剪后,可至晚秋开花不绝。冬季作切花用者,常于夏末播种,露地培育,秋凉移入温室,秋冬两季白天保持22℃,夜间10℃以上,12月份可陆续开花。
  品种: 优良品种应当属早生系,品质优良,切花后能经常保持花色鲜艳;耐寒性强,"盲花"少;株高而粗,花茎硬,笔直生长。通常12月份开始切花,翌年3月-4月份也能二次切花,二次切花的品质也较好,
  利用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种,已成为商业切花栽培的主要品种。
  1) 一代杂种 早乙女:红色;
  红龙:天鹅绒深红色;
  先驱:深紫红色;
  红姬:桃色;
  乙女:鲜桃色;
  绵龙、夕映:绯橙色;
  王冠、黄龙:黄色;
  白龙、白岭、新雪、白光龙:白色。
  (2) 原有种
  魔力:浓桃色;
  白色奇迹:纯白色;
  和平:纯白色;
  降珠:乳白色 等。
  繁殖及栽培:
  (1) 繁殖 金鱼草主要是播种繁殖,但也可扦插。对一些不易结实的优良品种或重瓣品种,常用扦插繁殖。扦插一般在6月-7月份进行。 金鱼草种子细小,灰黑色,每克约8000粒,发芽率60%。在13℃-15℃播种,1周-2周出苗。插种时需混沙撒播。通常为了在12月上旬开花,通过摘心而培养3本-4本(一本为一枝切花)的,7月下旬播种为宜。不摘心而培养独本的,8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2) 栽培 在小叶真叶开始长出时,以3厘米×3厘米的间距进行第1次移植;在苗高5厘米-6厘米时,再以10厘米×10厘米的间距进行第2次移植;苗高10厘米-12厘米时为定植适期。7月中下旬播种的,9月中旬定植;8月中旬播种的,10月中旬定植。在栽培室用宽1米的地床,不摘心培养独本的,9厘米见方定植;摘心培养4本-5本的,15厘米-18厘米见方定植。 培养4本-5本的,是在定植2周后摘心,留下从基部长出的4枝-5枝粗壮侧枝。无论是培养独本还是多本,株高25厘米时,都要及早摘除从基部发出的侧枝。不久,待苗高长到25厘米-30厘米时,可张网一层或两层。
  切花的采切与保鲜: 金鱼草切花不耐挤压,但采切过早花蕾又不易开放,因此必须在花序基部有2朵-3朵花开放、上部花蕾初初绽时采切为宜。采切后,切花根据花色、株高、花穗长度分级,10枝-20枝一束,长穗部分用玻璃纸包好,装箱上市。 金鱼草切花只能短时间插在4℃水中贮藏、运输队,否则花序上部的花蕾易凋萎。采切装箱前,可用硫代硫酸银溶液浸渍花茎20分钟;或用糖、8-羟基喹啉柠檬酸起盐及早异抗坏血酸的混合液作为金鱼草切花的瓶插保鲜液。
  金鱼草  
  花语:多嘴·好管闲事
  

  金鱼草图片欣赏(一)
  

  金鱼草图片欣赏(二)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含笑花简介
  含笑花为木兰科(Magnoliaceae) 、含笑花属(Michelia)之常绿性灌木或小乔木,别名含笑美、笑梅、含笑梅或香蕉花,最后一个别名乃肇源于其浓郁厚重的香味略似熟透的香蕉,英文之Banana shrub又直译为香蕉灌木,但其实含笑花株和香蕉树两者在植物分类上相去甚远。它比较适合于pH值为5.0 ~ 5.5的微酸性土壤,株体高约1~2公尺,茎干因有微小的疣状突粒故略显粗糙、树皮呈灰褐色,花芽、幼小枝桠上和叶背中脉长有黄褐色的细绒毛;革质光滑、全缘互生状的叶片为椭圆形或卵形;直立状的花朵系单生于叶腋,于3~5月盛开,花径约2~3公分,乳白色或淡黄色的花瓣通常为六片,花瓣常微张半开,又常稍往下垂,呈现犹如「美人含笑」似的欲开还闭之状,在大陆四川和邻近省分则因其花苞似梅而称作「含笑梅」。
  在我国,含笑花古来即为众人熟稔喜爱的香花植物,宋赋—「含笑赋」序中曾撰曰「…南方花木之美,莫若含笑;绿叶素荣,其香郁然…」。盖其气味香醇浓久却不浊腻,并且也是极佳的天然香料,得用以轧炼出芬芳的香油,尚可采摘其花卉供作为制茶时佐用的香料。含笑花属内之植物近约有50种,其性较不耐寒,故大都散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理区,而我国原产者即多达三十余种,主产于南方各省诸如江西南部、广东、福建以及台湾一带之山坡地,野生型态者多半混生于南方的阔叶树林中。现台湾全省各地均有栽种,但多半集中于桃园、彰化、埔里与台南,以盆栽销售为主,庭园造景次之。在园艺用途上主要是栽植2~3公尺之小型含笑花灌木,作为庭园中备供观赏暨散发香气之植物,当花苞膨大而外苞行将裂解脱落时,所采摘下的含笑花气味最为香浓。
  含笑花可用扦插、高压法和嫁接法等方式繁殖。扦插法宜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之,可取犹未发出新芽、但留有3~8片叶子之木质化枝条或顶芽约15公分,于插穗基部沾附发根素插置于沙质土壤上,另予适当遮荫及保持环境湿润,约2~3个月即可生根,再于翌春移植;高压法系最适合于开花之后、即于4~5月间行之为最佳,若是选择株龄为2~3年之壮硕枝条进行土压,则经3~4个月即可生根;较不被业界常用的嫁接法,宜在5~6月间实施,常是以木兰作为砧木,成活之后可快速生长。根部肥厚多肉的含笑花,不耐移植,若实在必须进行移植时宜多带土球,而植株的修剪、整型则是以越冬之前为宜。
  

  含笑花图片(一)
  

  含笑花图片(二)
  

  含笑花图片(三)
  玉兰介绍
  玉兰,又名白玉兰、应春花、望春花。属木兰科,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淡灰色,嫩枝及芽外披黄色短柔毛。冬芽大,密生灰绿或灰绿黄色绒毛。叶倒卵形,叶端突尖,表面有光泽,背面叶脉上有柔毛,淡绿色。花单生枝顶,钟状,白色有清香,花瓣9片,肉质,花在3月先叶开放。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玉兰花是我国名贵花之一,早在唐代,就已在庭园广为栽培。玉兰花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玉兰花花朵硕大,洁白如玉。每当早春盛开时节,满树晶莹清丽,如冰似雪,远远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
  玉兰含义:报恩。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特殊含义: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在上海的气候下,开花特别早,冬去春来,三月中,它就繁花盛开;白玉兰花大而洁白,开放时朵朵向上,象征着上海市民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玉兰花图片欣赏 (一)
  

  玉兰花图片欣赏 (二)
  

  玉兰花图片欣赏 (三)
  凌霄花简介
  学名 Campsis radicans
  科名 紫葳科
  简介 落叶藤本。藤长可达10米或更长;羽状复叶对生,小叶9枚~11枚;花期夏秋。顶生圆锥 花序,花甚密集,花大型,通常为橙红色有鲜红色 的冠檐,长约7.5厘米,冠筒长约为冠檐长的3倍。是优良的大型观花藤本植物。可定植在花架、花廊、假山、枯树或墙垣边,任其攀附。美国凌霄枝叶繁 茂,花色鲜艳,花形美丽,在园林中甚受人们喜爱。原产美国,较耐寒,已引入中国多年。在北京地区 选避风、向阳处种植,越冬良好。用播种、扦插或分株法繁殖。喜充足的阳光和肥沃 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美国凌霄为紫葳科的落叶藤本,每年入夏之际,会在当年生小枝上抽出一团团桔红色的花朵,次第开放;在纤蔓柔条的衬映下,更令人刮目相看。它的小叶大多为11-13枚,花冠深橙色,萼筒无棱,质厚光滑,着花繁茂,花期10月,在我国各地广为栽培。和美国凌霄同属的凌霄花,小叶7-11枚,大多数为9枚,花稍大,萼筒漏斗状钟形,上面还有5个棱,是此花的特征。
  栽培:美国凌霄原产北美,喜温暖,好阳光,具很多簇生的气生根,攀缘能力强,可攀附在树木、墙壁向上生长。它比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土壤中可生长得旺盛强壮。美国凌霄的繁殖,采用扦插、分株和播种等法均可。扦插的做法是在生长季剪取其气生根的嫩技进行扦插,扦后注意遮荫,保湿,很容易生根成活。早春时节,也可裁取一年生的枝条20厘米段进行扦插。描后大约2个月后生根。另外,用其土中黄化的根系扦插,也易生根。在早春季节倔起地下根,把它剪成10厘米长的段子,埋入土中,浇透水,到3-4月份即可萌发出土。在美国凌霄母株的周围,其地下根系会萌发出大量的小苗,待至3-4月,把它掘起来分栽就行了。采用压条法一般在5-6月进行,如果压条操作的方法正确,每个节都能生根。
  因为美国凌霄有很强的攀援能力,养花者常制作起花架或供其垂直攀援绿化用的材料。在阳台或西晒墙面攀援生长,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遮挡夏日强烈的阳光,降低室内温度。此花也适宜作为盆栽观赏,为取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可用竹木等材料构筑成各种图形或动物形状,然后在生长过程中对其枝蔓作必要的扶持、导向和固定,使之按人的意愿攀援而上,可以生长成很美的形体。如作自然悬垂栽培,让植株从高处垂挂而下,长成后碧叶橙花,随风摇曳,也别有情趣。
  美国凌霄日常养护比较简单。若散令其多开花,应让它多接受阳光。生长及开花期,每月施2-3次20%的饼肥水。浇水要掌握阁于问湿的原则,夏季第一批花过后,可对枝条进行重剪,仅需留l一2个节,使其萌发新技;再次开花。修剪后,补充浇施2-3次复合肥,就可达到花繁叶茂的目的。
  由于美国凌霄枝蔓的髓部较大,老枝容易中空,越冬后会有不少枯枝,应在春季发芽前加以修剪。并对过密枝进行疏剪。但一般不对枝条进行短裁,因其花芽主要分布在上一年生枝的顶端。一般只在花后对旺盛生长技短裁,促发二次花或培养新技,为来年开花作准备。另外,生长季对多余的老根也应作适当删除。
  

  美国凌霄花图片欣赏(一)
  

  美国凌霄花图片欣赏(二)
  

  美国凌霄花图片欣赏(三)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剑麻花简介
  剑麻又名波罗麻,是多年生草本龙舌兰属植物。叶丛生于短茎上,形状如一把利剑,长约 80厘米,宽约10厘米左右,剑麻叶片的尖端有褐色的锐刺,叶的边缘也有上弯或下弯的褐色利刺。在园林或庭院的周围种上它,既美观又比围墙省钱省工。
  剑麻多在秋冬季节开花,剑麻花花轴从叶丛中央抽出,高达数米,是世界上花柄最长的植物,有花2000—3000朵。植株开花后便会死去。也有偶然结成蒴果的,蒴果成熟后,有扁平黑色的种子。
  剑麻叶片是制造耐水麻绳的良好材料,它的拉力强、耐水湿、耐磨擦,在咸水中不易腐烂,是做渔航业所用麻绳的材料。
  我们经常在用麻绳,是否也知道制作麻绳的剑麻花是如此的漂亮好看
  

  剑麻花图片欣赏(一)
  

  剑麻花图片欣赏(二)
  学名:Cineraria cruenta
  英文名:, Florists Cineraria
  别名: 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  
  科属:瓜叶菊又称千叶莲,属菊科、瓜叶菊属。
  形态特征
  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柔毛,茎粗大。叶大,心脏形卵状,叶缘呈波状,具细齿牙,叶柄有翼较长;叶面翠绿,背面紫红。花为头状花序簇生成伞状,舌状花具有各种颜色及斑纹;管状花紫色,少数黄色。因播种期不同,花期也有先后,常在1—5月开放,瘦果纺缍形。(见图1—3)
  习    性
  原产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好肥,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培技术
  繁殖:多采用播种繁殖。6月播种,12月至次年1月见花;7—8月播种则1—2月开花;一般9—10月播种,至2—4年开花,基至“五一”节还见花。播种用浅盆或浅箱,播种后,覆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然后浸水,盖玻璃保持湿度。每隔2—3天浸盆一次,发芽后逐渐掀开玻璃通风。幼苗出齐后,逐步揭去玻璃,早、晚日晒,中午置于荫棚下逐渐过渡到全光照。
  管理:幼苗长出2—3叶时,用竹筷第一次移植于塌盆中,株距3—5厘米,5—7天后,可施以薄肥水;幼苗长出5—6片叶时,移至3寸盆中,土壤要排水好,含有机质较多,室温保持至10—13℃之间,以后可每周浇一次充分腐熟的薄肥水。当植株长到四层叶片时,盆与盆之间不可过密,否则引起徒长和变形;当植株根已长满花盆时,应定植在7寸盆中。定植后注意肥水管理,促使枝繁叶茂,生长健壮。栽培瓜叶菊对温度的调节是严格要求的,夜间需要低温,最好能控制在4—5℃,白天的温度不超过21℃以上,这样,植株的枝叶不致徒长;冬季阳光照射必须充足,空气适当流通。
  瓜叶菊常因过于潮湿而易发生白粉病,幼苗期间有潜叶蛾危害,应及时防治。
  瓜叶菊为冬、春季节重要的观赏花卉之一,为满足元旦、春节、“五一”用花,可采取分期播种及控制温度的方法,达到提前或后延开花之目的。温度控制,如现蕾后立即送置高温温室(20—25℃),可促其提前开花。同时根据需要,可降温至10℃至4℃,则能延迟开花,以保证节日有鲜艳的花朵布置花坛。
  瓜叶菊种子极易杂交而产生变异,因此,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选种和杂交。母株选择时,除以舌状花的特征外,还应注意筒状花的颜色,舌状花与筒状花的颜色不一致时,后代颜色易发生分离。将选好的母株分开放置,花梗抽出后,应移至阳光充足处,使种子成熟饱满,同时此时已至4月,中午阳光极强时,应遮挡,否则结实不良。种子成熟,于晴天采下晾干,待充分干燥后,除去花托、冠毛等杂质后收贮。
  用    途
  瓜叶菊是冬春时节主要的观花植物之一。其花朵鲜艳,可作花坛栽植或盆栽布置于庭廊过道,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瓜叶菊图片欣赏(一)
  

  瓜叶菊图片欣赏(二)
  天竺葵介绍
  【学名】Pelargonium hortorum
  【英文名】Fish Pelargoium
  【别名】洋绣球、入腊红
  【科别】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天竺葵属(Pelargonium)
  天竺葵又名洋绣球、石蜡红等,为牛儿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长,除夏季天气炎热时外,从10月至次年春季4-5月均可开花,花色艳丽而繁多,是很好的盆栽花卉。它性喜温暖气候及肥沃疏松土壤,耐旱怕涝,炎夏高温期生长不良,处于半休眠状态。
  盆栽天竺葵,盆土可用腐叶土掺适量砂土及砻糠灰为土,加少量骨粉。每年应换盆一次,更换新的培养土,以利生长开花。换盆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换盆前要先对植株进行修剪整形,待盆土和剪口干燥后再换盆。换时,适当修去一些较长和过多的须根。每年于4月中、下旬放到室外通风良好的向阳处养护。为使其开花不断,要勤施稀薄的腐熟饼肥水,一般隔10天施一次为宜。平时浇水不需过多。否则会引起叶片变黄、植株生长不良,不能形成健壮的花蕾。
  浇水,一般应在叶尖打蔫时再浇,浇必浇透。6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候炎热,天竺葵处于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控制浇水。高温、阳光直晒和雨后盆内积水,都会影响天竺葵休眠,甚至烂根死亡。因此,休眠期应将其放在背阴的阳台上、窗台上,或庭院避光而不受雨淋的地方。这样做还可以减少休眠时间。
  秋季又为天竺葵生长开花的旺盛时期,可结合浇水,追施腐熟的饼肥水数次,以促进开花。花后应及时剪除花梗与老梗与老弱枝,或进行短剪,以促进多分枝。冬季移入室内,室温保持5℃以上,要严格控制浇水,让其充分见光和适当通风,晴天的中午可搬到室外通风见光,这样即可安全过冬。
  天竺葵有异味,全株有毛,故虫害很少。有时偶而出现褐斑病,可参阅本书有关病害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天竺葵怎样修剪整形?
  天竺葵是家庭中普遍栽植的花、叶兼赏花卉,也是布置花坛、花径的好材料。由于它生长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一般每年至少对植株修剪3次。第一次在3月份,主要是疏枝;第二次在5月份,剪除已谢花朵及过密枝条;立秋后进行第三次修剪,主要是整形。
  怎样对植株进行修剪整形呢?
  一般在伏天过后,天气转凉,天竺葵逐渐恢复长势,休眠的植株新芽已长出。此时正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即应结合换盆对植株进行全面修剪。根据植株长势,一般选留靠近基部位置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主枝3-5个,其它过密的、纤弱的徒长的枝条,一并从基部剪掉。然后再把主枝及侧枝进行短截,每个侧支只留生长健壮的仙芽,使整个植株枝条分布均匀、紧凑,株形丰满矮壮。
  对培养一年的植株,在适当位置短截即可。经过修剪整形的植株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长势。一般待剪口干缩半个月后,即可开始正常追施肥料,以便不断抽生新芽,陆续开花。为了避免过分徒长,可进行摘心,促使多发侧枝多开花。
  怎样繁殖天竺葵?
  天竺葵通常采用扦插法繁殖。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但以春插成活率高。此时枝梢生长充实,湿度适合生长。具体做法是:剪取带顶芽先端枝条6-8厘米长,下端切口在节下,把基部叶片剪去,切口干燥后,插入盛蛭石或素砂土的盆内,深约1/3-1/2,浇一次透水,置露天阳光直射处。此后隔2天浇一次水,在18-20℃的条件下,约20天左右生根。待根长2-3厘米时上盆。上盆后先放荫蔽处缓苗一周,见有新叶萌生后,即可转入正常管理。
  那些因素影响天竺葵开花?
  影响天竺葵开花的主要因素有:(1)浇水过多或遭受雨淋,盆内长期积水,引起烂根,叶子边黄或植株徒长,均影响开花。(2)施肥过量,特别是氮肥过量,易引起枝叶徒长,不开花或开花稀少,花质差。但施肥不足或不施肥,也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在早春或早秋应适当多施些鳞钾肥。(3)温度过高或过低,冬季室温在20℃以上,加上通风不良,枝叶易徒长,影响次年开花,但越冬温度低于0℃,则易受冻害,叶缘变黄发软。天竺葵对温差变化也比较敏感,如急剧变化,就会引起花朵脱落。(4)光照太强,夏季受到阳光直射,叶缘易遭受日灼,生长不良或花、叶脱落。(5)摘心修剪过重,长期叶片很少,也会延缓生长期,着花、开花数量少。此外,冬、春季在室内养护时,如果长期光线不足,易引起植株徒长而不开花,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会因光照不足而萎缩干枯。所以,冬季应注意给以较充足的光照。
  药用价值
  【历史临床记录】曾被用来治疗霍乱和骨骼受伤,亦有驱魔的效果。
  【功效】止血,收缩血管,气喘,肝排毒,胆结石,肾排毒,肾结石,利尿,肌肉酸痛,油性皮肤,老化皮肤活化,疱疹,皮肤苍白,减肥,促进结疤,湿疹,灼伤晒伤,癣,月经不顺,乳房充血发炎,减轻忧郁不安,驱赶恶魔,补身,除臭,抗菌,杀菌,戒烟﹝酒﹞。适合各种皮肤状况,因为它能平衡皮脂分泌而使皮肤饱满。可能对湿疹、灼伤、带状疱疹、疱疹、癣及冻疮有益。对松垮、毛孔阻塞及油性皮肤也很好,堪称一种全面性的洁肤油。由于天竺葵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后会让苍白的皮肤较为红润有活力。
  【注意事项】对某些敏感皮肤可能有刺激。能调节荷尔蒙,所以怀孕期间以不用为宜。
  【适合的场所】卧房:天竺葵由于取得来源比玫瑰容易,所以价格比玫瑰便宜许多,但是它的味道却又与玫瑰相近,所以长久以来,成为玫瑰的取代品。但这并不表示它比玫瑰次等或是劣质,相反的,天竺葵有许多优异的疗效,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提供您的卧房彷佛玫瑰花园的气质,同时也能提供荷尔蒙调节、刺激淋巴排毒,并可平衡皮肤油脂分泌,更是一种芳香的驱虫剂,用在你的卧室里,实是经济实惠又浪漫的气氛调理。
  

  天竺葵图片欣赏(一)
  

  天竺葵图片欣赏(二)
  

  天竺葵图片欣赏(三)
  石竹
  学名iranthus chinensis
  英名:Chinese Pink .Rainbow-Pink
  别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石菊,绣竹,香石竹,康乃馨。
  科名:石竹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茎光滑多分枝.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花单生粉.红.紫红.白或复色,单瓣或重瓣,芳香.花期4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蒴果矩圆形,种子扁圆形,黑褐色。同属植物300余种,常见栽培的有:1、须苞石竹:又名美国石竹、五彩石竹。花色丰富,花小而多,聚伞花序,花期在春夏两季。2、锦团石竹:又名繁花石竹,矮生,花大,有重瓣。3、常夏石竹:花顶生2朵-3朵,芳香。4、瞿麦:花顶生呈疏圆锥花序,淡粉色,芳香。原产中国。分布很广。除华南较热地区外,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阳、耐寒,耐干旱,忌涝,喜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壤土。
  繁栽要点: 可用播种、扦插、分株法繁殖。于9月播种,翌春开花。扦插于10月至翌年3月。分株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繁殖。栽植简易,管理粗放,每年应分株。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 石竹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写道:“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作者以悠闲的心情描绘出石竹的形态,以蝶、榴显示出石竹的重视。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写下《石竹花二首》,其中之一“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明《花史》载“石竹花须每年起根分种则茂。”扼要地总绍了石竹宜经常分栽的特征,清《花镜》也提到“枝叶如苕,纤细而青翠。”石竹花虽不是名贵花卉,但五彩缤纷,变化万端,性强劲,耐寒,从暮春季节可开至仲秋。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台或盆栽。
  

  石竹花图片欣赏(一)
  

  石竹花图片欣赏(二)
  

  石竹花图片欣赏(三)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琼花介绍
  琼花又名聚八仙,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环境,较耐寒、需半阴,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琼花的繁殖
  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繁殖。播种,秋冬采种,冬季湿沙贮藏,翌春播种,播种后2-3个月发芽一部分,余下的第二年再发芽。扦插,于梅雨季节选半木质化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天左右生根。压条,3-4月采用高空压条法,6-7月即可生根,当年可剪下分栽
  琼花的栽培
  春季移栽容易成活,4-5月开花,花后适当修枝,并施肥1次,主枝易萌发徒长枝,夏季修剪徒长枝,整理株形。在肥沃湿润的地方,长势旺盛,管理粗放。
  琼花的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和叶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叶蝉、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60%氧化乐果乳油3000倍液喷杀。
  琼花的应用
  琼花树姿优美,花形奇特,宛若群蝶起舞,逗人喜爱,秋季累累圆果,红艳夺目,适宜于堂前、亭际、墙下和窗外种植。
  宋朝初年,王禹偁作扬州太守,发现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不知何木,遂谓之琼花,并作琼花诗二首。这是歌咏琼花最早的诗篇。此后韩琦、欧阳修、刘敞、秦观、王令、崔与之等 36 人,相继有咏琼花的诗作面世。王禹偁诗云:“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韩琦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鲜于侁诗云:“百花天下多,琼花天上稀”。刘敞诗云:“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特地在后土庙建了无双亭,并作诗云:“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这些诗篇足以证明宋代扬州确实有株美若琼瑶、天下无双的琼花。再加上后来的隋炀帝看琼花而亡国的传奇故事,和两次将琼花移植皇宫供帝王欣赏,琼花随即枯萎而死,栽还扬州又复活开花的美丽传说,又给琼花增添了不阿权势、充满民族气节的神秘色彩,令历代文人竞相讴歌,广大民众争睹芳容,给古城扬州带来了荣誉和骄傲。
  1998 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大市民推选的琼花作为扬州市花的决定,并举行过两届“中国扬州琼花艺术节”,反响较大。琼花天下无双。琼花作为扬州市花,是当之无愧的。扬州最有名的当然是琼花了。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扬名天下。传说随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琼花观内题下“无双亭”。北宋的仁宗皇帝曾把琼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元兵攻破扬州,琼花便彻底死了。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原物虽已不在,但扬州人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视为琼花,当作市花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聚八仙花了
  

  琼花图片欣赏(一)
  

  琼花图片欣赏(二)
  

  琼花图片欣赏(三)
  鹤望兰介绍
  【学名】 Strelitzia reginae Banks.
  【分类】:芭蕉科(Musaceae),鹤望兰属
  【别名】 极乐鸟花、天堂鸟
  【产地】原产非洲南部,现广泛栽培。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菲律宾等国都盛产鹤望兰。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建立了鹤望兰种苗和盆花的生产基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肉质根粗壮,茎不明显。叶大似芭蕉,对生两侧排列,有长柄。花茎顶生或生于叶腋间,高于叶片,花形独特,佛焰苞紫色,花萼橙黄,花瓣天蓝。秋冬开花,花期长达100天以上。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白花天堂鸟(S.nicolai),大型盆栽植物,丛生状,叶大,叶柄长1.5米,叶片长1米、基部心脏形,6~7月开花,花大,花萼白色,花瓣淡蓝色。无叶鹤望兰(S.parvifolia),株高1米左右,叶呈棒状,花大,花萼橙红色,花瓣紫色。邱园鹤望兰(S.kewensis),是白色鹤望兰与鹤望兰的杂交种,株高1.5米,叶大、柄长,春夏开花,花大,花萼和花瓣均为淡黄色,具淡紫红色斑点。考德塔鹤望兰(S.candata),萼片粉红,花瓣白色。金色鹤望兰(S.golden),是1989年新发现的珍贵品种,株高1.8米,花大,花萼、花瓣均为黄色。
  【生物学特性】鹤望兰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霜雪。南方可露地栽培,长江流域作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生长适温,3月至10月为18~24℃,10月至翌年3月为13~18℃。白天20~22℃、晚间10~13℃,对生长更为有利。冬季温度不低于5℃。鹤望兰是一种喜光植物。夏季强光时宜遮荫或放荫棚下生长。冬季需充足阳光,如生长过密或阳光不足,直接影响叶片生长和花朵色彩。每片单叶从萌发至发育成熟需40~45天。从出现花芽至形成花苞需30~35天。单花开花13~15天,整个花序可持续观赏21~25天。鹤望兰为典型的鸟媒植物,原产地靠体重仅2克的蜂鸟传粉,一般需人工授粉后才能正常结实。
  【繁殖方法】鹤望兰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经人工授粉,需80~100天种子才能成熟。成熟种子应立即播种,发芽率高。播种前种子用温水浸种4~5天,再用5%的新洁尔敏1000倍液中消毒5分钟,发芽适温为25~30℃,播后15~20天发芽。若播种温度不稳定,会造成发芽不整齐或发芽后幼苗腐烂死亡。种子发芽后半年形成小苗,栽培4~5年、具9~10枚成熟叶片时才能开花。
  分株繁殖:于早春换盆时进行。将植株从盆内托出,用利刀从根茎空隙处劈开,伤口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烂。用于盆栽每丛分株不少于8~10枚叶片。大棚或温室栽培,每丛分株叶不少于5~6枚,栽后放半阴处养护,当年秋冬就能开花。
  还可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外植体用叶柄或短缩茎,用70%酒精漂洗5分钟,然后用0.3%氯化汞溶液中消毒15分钟,最后用无菌蒸馏水漂洗。培养基用MS液体培养液,添加吲哚丁酸2.5毫克/升、萘乙酸1.0毫克/升、激动素5毫克/升、2,4-D0.5毫克/升。外植体还可用顶芽。花序轴和茎节。
  【栽培管理】基本要求:
  水:要求空气湿润,土壤排水良好。
  肥:喜肥。生长期需15天施1次液肥。
  土:要求疏松、肥沃的壤土。
  温:喜温暖,不耐寒,冬季不可低于5℃。
  光:夏季畏强光曝晒,冬季则需阳光充足,空气通畅。
  盆栽鹤望兰,需用疏松肥沃的培养土、腐叶土加少量粗沙,盆底多垫粗瓦片、以利排水,有利于肉质根的生长发育。栽植时不宜过深,以不见肉质根为准,否则影响新芽萌发。夏季生长期和秋冬开花期需充足水分,早春开花后适当减少浇水量。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特别在长出新叶时要及时施肥,因为新叶多才会花枝多。当形成花茎至盛花期,施用2~3次磷肥。花谢后,如不需留种,花茎应立即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冬季要清除断叶和枯叶,这样可以每年花开不断。成型的鹤望兰每2~3年换盆一次。
  【病虫害防治】大棚或室内栽培时,如空气不畅通,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夏季高温,鹤望兰叶片边缘常出现枯黄现象,大多数是由于空气干燥原因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少数是叶斑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鹤望兰易罹根腐病,要注意土壤消毒和控制浇水,发病后应清除烂根并烧毁,在穴内撒上石灰消毒。
  【用途】鹤望兰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观赏花卉。盆栽鹤望兰摆放宾馆、接待大厅和大型会议,具清新、高雅之感。在南方可丛植院角,点缀花坛中心,同样景观效果极佳。亦为重要切花。
  

  鹤望兰图片欣赏(一)
  

  鹤望兰图片欣赏(二)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介绍
  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梅果可入药,梅花冲水可代茶。梅果素有“健康食品”之称,可加工成各式干果,不胜枚举。梅是我国的特产。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赞蜡梅的香味是“冬天的甜蜜”。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
  体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lO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花多每节l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谈粉红或白色,径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形,径约2-3厘米,黄色或绿黄色,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
  

  梅花图片赏析(一)
  

  梅花图片赏析(二)
  

  梅花图片赏析(三)
  

  梅花图片赏析(四)
  樱花介绍(日本樱花介绍)
  说起日本的春天,必会联想到樱花。的确,当成片的粉红色花朵渲染着整片山头,感染着都市的街道时,那就是浪漫樱花带给我们的美丽季节…… 樱花是热烈、纯洁、高尚的象征。严冬过后,使它带来清新的春天气息,并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正在来临。所以它即代表着春天,也是一种对春天的由衷赞美。
  日本人对樱花有着特殊的感情,不要说是日本的公园、山城、甚至是学校了,就连湖泊的堤坝上,铁路的两旁也到处种植着樱花。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整个日本似乎被樱花包围,满山遍野盛开着樱花的同时,也把人们心中迎接春天的感觉也一起引发出来……预示着真正的春天已经来临!
  日本赏樱的历史: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7世纪的持统天皇就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大规模的赏樱活动,在日文中称“HANAMI”,是大量学习中国文化的平安时代的产物;而有日本花道始祖之称得嵯峨天皇会在每年的春天举办“观樱之宴”,日本的花见及花宴因而形成传统和习惯。
  赏花
  说起樱花的乐趣,无疑是“赏花”了。“赏花”的方式有各式各样。例如,在樱花丛中悠闲地散步;和家人或朋友在樱花树下饮酒品尝美味过渡美好时光;坐在小船上欣赏湖泊两岸樱花组成的美景等等。更为特别的是很多场所(例如公园、寺庙、城堡等地方)会举办赏花活动或茶欢会,届时可体会到日本传统的赏花仪式,养眼的同时更学习了日本的文化。在日本,樱花的开放时间一般在4月,正好也是新的年度开始的时候。因此,在这个时期,学校的学生们或者是公司的同事们会自发举行赏花联谊会也是随处可见的。
  另外,和观赏其他花不同的是,樱花除了可以白天欣赏外,还可夜晚观赏,名曰“夜赏樱花”。其奥秘就在于,当黑幕降临时,樱花在五颜六色彩灯的照耀下更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人们在花下饮酒、散步,无疑是一种享受!
  世界遗产---姬路城的樱花:
  在姬路城,每年的4月6日被定为“城”日,在这一天,会举行大鼓的演奏和夜赏樱花的观摩会。
  上野恩赐公园的樱花:
  上野恩赐公园是东京最古老的公园。从400年前的江户时代开始就作为赏樱花之地而被人们所喜爱。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都会在这里举行赏花活动而异常热闹。另外,夜赏樱花也是别有一番风味。边赏夜樱花边在花下举办宴会则是春天的风景。
  高远城址公园的樱花:
  在这里从樱花的色泽和樱花的规模来看被称为「天下第一樱花」。1500枝樱花齐花争鸣,正好和雪中的中央阿尔卑斯山遥相呼应,远远望去,看似樱花的海洋。为荣选为“日本樱花名处百强”之一。
  品尝樱花
  樱花不仅仅用来欣赏,它还可以品尝。除了传统的做成樱花饼和樱花茶外,最近还流行出做成樱花模样的蛋糕或是有樱花风味的糕点,很受人们的欢迎。
  注:樱花饼:在类似樱花颜色的粉红色磨具中,放入内陷,然后周围用樱花叶包好,成为了非常可爱的小点心。不过,根据日本各地方的风俗,它的形状也会有所差别。
  樱花茶:把八重樱的花瓣浸泡腌制,在保持花的香味和形状下做成茶。用开水浸泡樱花茶类似菊花茶一样展开美丽的花瓣。至今为止,樱花茶一直作为相亲、会友的首选之品。
  日本人与樱花
  在南北狭长的日本,樱花开放的时间也会根据地域的不同而不一样。因此,每到樱花开放的季节里,每日的新闻中就会播放日本各地方樱花开放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樱前线”。这也让日本人感觉樱花就如同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天都会出现在自己的身边。长久以来,日本人对樱花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那粉红色的小花朵的开放,这其中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蕴意……
  

  粉色樱花图片赏析(一)
  

  粉色樱花图片赏析(二)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5-5-11 18:01 , Processed in 0.0526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