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5|回复: 0

新闻线索 为了孩子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耽学堂滨州公益小组正式成立,即日起开展儿童诵读经典义务教学。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团队。2000年12月21日由北京六所院校三十余名博士硕士发起成立,发起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逄飞。开创了“用公益建设文化 以文教引领公益”的基层教化之路。
我们的宗旨:弘扬优秀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改良社会风气 净化个体心灵
普及汉语基础 推介中文思想
事业的定位:文化+公益+青年 (青年文化公益事业)
推进的风格:做事第一 静默为主
六年来,累计参与义工2500人,直接受益35万人次,活动范围以北京为中心,带动和辐射二十省市,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产生积极广泛影响!
滨州公益小组日前成立,召集人为厦门大学中文硕士路永照。欢迎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士参加进来。
滨州公益小组招收儿童参加周六、周日经典诵读,提供教材,不收任何费用。请电话联系。
诵读经典的好处:(1)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2)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语文程度明显提升,并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成绩的提高。(4)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现在暂时安排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放映《孔子》等教学片。并于近期准备义务开展家长参加的《道德经》《金刚经》《论语》等讲座,欢迎联系参加。

咨询电话:3369957   13061058648
学堂网站:www.yidan.net
文化建设      任重道远      我辈青年     直道担当

一耽學堂——是致力於學習、體認和普及中國優秀文化的非營利性民間公益組織。2000年12月21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六所院校三十余名博士碩士發起成立,發起人為北京大學哲學系2000屆碩士逄飛。學堂從草根公益開始,發動高校有志青年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以盡義務、做義工的方式身體力行、一線實踐,開創了“用公益建設文化 以文教引領公益”的基層教化之路。
我們的宗旨:弘揚優秀文化 振奮民族精神       
改良社會風氣 淨化個體心靈
普及漢語基礎 推介中文思想
事業的定位:文化+公益+青年 (青年文化公益事業)
推進的風格:做事第一 靜默為主
實施三大戰略:1漢語激活戰略(激發漢語生命活力)。
2生命高端戰略(重建文化上游載體)。
3民間公益戰略(整合公民社會資源)。
我們努力實踐:1轉型時期的中國文化傳習模式。
2中國特色的新型公益組織體系。
3成熟的義工制度和青年進學制度。
歷史回顧:六年來,累計參與義工2500人,直接受益35萬人次,活動範圍以北京為中心,帶動和輻射二十省市,取得良好社會效應,產生積極廣泛影響!
諮詢電話:010-62758431
學堂網站:www.yidan.net
電子郵件:yidanxuetang@yahoo.com.cn
   學堂地址:北京大學承澤園平房十七號   邮编:100871

文化建設      任重道遠      我輩青年     直道擔當
为为什么要做义工
一耽学堂滨州公益小组组长路永照在义工新年座谈会上讲话提纲
从索取型人生向奉献型人生的开端——平衡感
从为围绕自己的小事费神到承担文化重任——博大感
无私给予别人是内心真正获得幸福的途径——喜悦感
实践做人、做事——成就感
加入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归属感
获得认可确立自我——价值感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静谧感
不随波逐流做出表率——清醒感
不碌碌无为精进生活——奋进感
重整文化断层——崇高感
一耽学堂2007-2008工作团队主要成员

总 干 事:逄  飞
候选干事:唐鼎峰、黄生平

社区工作部            副部长:宋文华、柯召民
第一小组(华北地区)  组  长:彭  飞 (兼河北涿州文昌祠义塾首任塾师)
第一小组(西北地区)  组  长:韩海燕 (兼陕西榆林燕翼堂义塾首任塾师)
第二小组(北京地区)  组  长:宋文华      组  员:刘嫒平
第二小组(华南地区)  组  长:柯召民
广东茂名公益小组      组  长:柯召民      副组长:黄亚海、莫胜丹
广东广州公益小组      代组长:曾庆滨、赵婷婷、黄丽芳、黄敏瑜
广东江门公益小组      组  长:李翠叶      广东深圳公益小组    组  长:罗海珍
广东珠海公益小组      组  长:罗容海      江苏南京公益小组    组  长:杨裕荣      
河北石家庄公益小组    组  长:许  鹏      重庆公益小组        组  长:丁  颖
山东滨州公益小组      组  长:路永照      陕西略阳公益小组    组  长:成  云

晨读工作部
第一小组(北京地区)  组  员:刘  晨、宋一超、严泽森、张  启、徐基胜、戚强飞
第一小组(北京外地区)负责人见第1期晨读通讯公布名单
第二小组(公园晨读)  组  长:王军丽

学堂连锁公益图书室    主  任:王军丽      江苏连云港连锁公益图书室  主  任:周  振

理论部语文与语文教改研究小组  副组长:于晓冰     组  员:杨美俊

风雅颂唱诗社        社  长:徐云飞        副社长:于晓鹏
中医义诊小组        组  长:孙喜冬        副组长:林永青
中医学习小组        组  长:孙喜冬
义的学习小组        组  长:吴秦荔

办公室对外联络小组  组  长:张  眉      副组长:钱昊平、华  挺
办公室网络技术支持:廖海仁、刘彦杉、司德谭

一耽学堂晨读工作部免费提供如下光碟:
A一耽学堂青年文化公益事业实践电视报道汇编(2001-2007)
B总干事逄飞和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共同作客网易谈青年晨读(2007年4月)
C早起来,读书去!——一耽学堂全国青年晨读纪实(2007年9月)
D诵读经验交流(2004年9月)
E总干事《大学》诵读示范(2007年9月)
文化建设      任重道远      我辈青年     直道担当

一耽学堂滨州公益小组致家长朋友的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感谢您对一耽学堂公益事业的支持。
一耽学堂——是致力于学习、体认和普及中国优秀文化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团队。2000年12月2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六所院校三十余名博士硕士发起成立,发起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系2000届硕士逄飞。学堂从草根公益开始,发动高校有志青年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以尽义务、做义工的方式身体力行、一线实践,开创了“用公益建设文化 以文教引领公益”的基层教化之路。
我们的宗旨:弘扬优秀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改良社会风气 净化个体心灵  普及汉语基础 推介中文思想
事业的定位:文化+公益+青年 (青年文化公益事业)
推进的风格:做事第一 静默为主
六年来,累计参与义工2500人,直接受益35万人次,活动范围以北京为中心,带动和辐射二十省市,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产生积极广泛影响!
一耽学堂滨州公益小组成立近日成立,召集人为厦门大学硕士路永照。现在开展了儿童经典诵读教学。
时间:常年每周日下午3~5点。地点:黄河二路体校沿街楼建筑书店。本活动完全是公益性质,不收任何费用,教材也是免费的,请您叮嘱孩子按时来参加学习,并盼望您也把此活动介绍给您的周围亲友。
诵读教学内容和方式:在罗扎诺夫高效记忆音乐和开发大脑潜能的α波音乐等背景下,读诵《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并间以智力训练、英语会话、奥数点拨等内容,生动实用,长期参加,受益无穷。
诵读经典的好处:(1)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2)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语文程度明显提升,并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成绩的提高。(4)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公益事业,需要大家添油加力,欢迎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事业的各界人士参加进来,不限年龄、学历,一耽学堂滨州公益小组招募义工。义工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宣传,形式不拘。为了更好地提高义工素质,每周六下午3~5点,为义工集体学习时间,当前开展的是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主讲人是学堂发起人路永照,当然,学习活动的参加是自由和免费的。
发起人介绍:路永照,厦门大学中文硕士,心理咨询师,专攻儿童学习心理,多年来,一直关注经典导读工程,参与编辑《中华经典导读》系列书籍,并有多种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时代心理基础,社会心理氛围的情境需求和自我成长节奏决定了文化自觉的大尺度和可能方向;当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作为公共空间与公共精神的建构还处在社会心理调试阶段的时候,文化事业首先是社会发展事业(顺便说一句,如果说教育产业化是错误的,那么文化产业与文化自身建设也是没有根本关联的),它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原初一体结构中找到自己的立脚点和现实空间,而成熟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和市民组织作为“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因素则为其充分合理地实现与社会共同目标的整体同步一致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空间资源:即作为心理的、制度的和结构的公益事业平台。
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有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有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才有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公平社会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心理建设。
正是社会心理调试这一文化社会建设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让我们必须充分领会“文化事业是公益事业,公益事业是文化事业”(即“文化+公益”)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欢迎您的参与,更盼望您对学堂的发展献计献策。


学堂网站:www.yidan.net
滨州站讨论空间:http://hi.baidu.com/无自性
联系电话:3369957  13061058648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5-5-18 12:48 , Processed in 0.04174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