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7|回复: 1

地球警报--镜头对气候变化的回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 24
太阳的光辉几乎无法冲破弥漫的烟雾,给克林曼山带来一点光明。这些死去的冷杉,是空气污染导致蚜虫横行的后果,而这正迅速成为此地景观的一部分。大烟山(The Smoky Mountains)坐落在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的边界上,在阿帕拉契小径(Appalachian Trail)的最南端。它以常年弥漫着一层厚厚的蓝色烟雾著称,这是在极富多样性的森林中油性残余物混合水蒸汽所产生的自然效果。大烟山已成为全美国游客最多的国家公园,每年吸引超过九百万名游客前来观光。今天,曾是大烟山标志的蓝色烟雾正被一种有毒的黄霾取代,而这是由被困在山谷中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的。
图片来源:Gerd Ludwig/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 / 24
儿童在油泵泄漏形成的漆黑油池中玩耍,1993年摄于阿塞拜疆的巴拉克萨尼(Balaxani)
图片来源:Gerd Ludwig/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3 / 24
切尔诺贝利污染区内一间被人遗忘的房子,2005年摄于乌克兰的格林卡(Glinka)
图片来源:Gerd Ludwig/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4 / 24
一名男子在永光(Young Kwang)电站附近的海滩上抛出一个渔网,该电站令这里的海水温度比其他海域高2-3摄氏度,2005年摄于韩国的卡玛米(Ka Ma Mi)海滩
图片来源:Chung Chu Ha/Korean Cultural Centre




5 / 24
一个俯瞰海滩的山村,照片的背景是坐落在普库瑞(Pu Ku-ri)的核电厂,2007年摄于韩国的Ul Jin-kun
图片来源:Chung Chu Ha/Korean Cultural Centre




6 / 24
Nauti小学的儿童可能是世界上最了解气候变化的人。太平洋小岛国图瓦卢正遭受全球变暖的毁灭性影响。由于海平面上升、侵蚀和极端气候事件,这个国家正在缩小并且最终可能会消失。图片前排从左到右分别是:11岁的加拉·阿皮塞(Jala Apisai)、茅茅·塞提(Maumau Seti)、泊劳·法莱玛(Polau Falaima)、萨拉维娜·娧(Saravina Tui)和伊塞拉·奥法提(Esela Ofati)。后排从左到右分别是:图基·科基亚(Toaki kokea)、妮莎·图斯塔拉(Nisha Tusitala)、图鲁提亚·萨米(Tolotea Sami)和尼提·德奥基(Niiti Teauoki)。
图片来源:Robin Hammond/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7 / 24
气象预报员尼可·艾奥那(Niko Iona)站在被摧毁的Tipuku Savilivili小岛上——它将是图瓦卢群岛中第一个被冲走的小岛,它预示着这个国家未来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破坏,摄于2009年2月
图片来源:Robin Hammond/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8 / 24
受海水侵蚀、正在移位的保特罗冰川(Baltoro Glacier),2000年摄于巴基斯坦的巴里斯坦(Balistan)
图片来源:Park Jong Woo/Korean Cultural Centre




9 / 24
保特罗冰川,2000年摄于巴基斯坦的巴里斯坦
图片来源:Park Jong Woo/Korean Cultural Centre




10 / 24
本溪的一家焦化厂,2007年摄于中国辽宁省
图片来源:Ian Teh/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11 / 24
一家焦化厂内被废气包裹的工人,2007年摄于中国辽宁省本溪市。这些工厂的工人经常直接暴露在焦炭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剧毒(和致癌)废气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图片来源:Ian Teh/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12 / 24
燕子在长江以北度夏,在长江以南越冬,2007年摄于中国云南省。然而,现在很难在长江附近看到燕子了。气候变化正使它们从候鸟转化为留鸟。
图片来源:Lee Sang Youp/Korean Cultural Centre




13 / 24
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戈尔市(Kashgar)的人民广场,一阵黄沙狂风正迫近广场上的毛泽东雕像,摄于2002年
图片来源:Lee Sang Youp/Korean Cultural Centre




14 / 24
一列立石,2004年摄于韩国Tae Hang-ri的新万锦湿地(Sae Man Geum)。这些立石体现了人们为保护新万锦前滩所付出的努力。
图片来源:Choi Young Jin/Korean Cultural Centre



15 / 24
韩国新万锦湿地的前滩。
图片来源:Choi Young Jin/Korean Cultural Centre




16 / 24
这块前滩在经过海水长期的冲刷侵蚀后,已成为一条半人工半天然的高速公路,2007年摄于韩国
图片来源:Choi Young Jin/Korean Cultural Centre




17 / 24
涸湖,1997年摄于韩国庆州(Kyeong Ju)的普门湖(Bo Moon Lake)
图片来源:Joo Myung-Duck/Korean Cultural Centre




18 / 24
斯里兰卡希卡杜瓦海滩(Hikkaduwa)的珊瑚礁在1998年因为水温上升而白化死亡,人们认为这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当海洋生物学家在一年后检查这块珊瑚礁时,没有发现恢复的迹象。
图片来源:Frederik Naumann/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19 / 24
格陵兰东南海岸的冰川景观,显示冰川正在断裂和消融。
图片来源:Nick Cobbing/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0 / 24
因为海平面上升,德本德拉·达斯(Debendra Das)已经两次失去他的房子。他的第一间房子位于图中最远的那棵棕榈树旁。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桑德班斯三角洲(Sunderbans)的岛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上升的海平面吞噬他们的家园和生计。
图片来源:Robin Hammond/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1 / 24
一对情侣在海滩上注视着附近的Zacharo村庄升起的烟雾,期间森林大火正在南伯罗奔尼撒半岛(South Peloponnese)蔓延。在五天内有50万英亩森林被毁,64人死亡,希腊总统把这场森林大火形容为“国家灾难”。
图片来源:Yannis Kontos/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2 / 24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边缘的森林开伐区,烧毁林木是为了生产木炭和腾出空间以种植大豆或养牛。
图片来源:Eduardo Martino/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3 / 24
Luiter家在一个太阳能烹饪比赛中获得第三名,一家人正把一个太阳能灶和几个隔热的食物储存盒扛回家中,2007年摄于尼泊尔贾帕县(Jhapa)的达马克(Damak)地区。在荷兰议会的财政援助下,共计6300套太阳能灶将分发给该地区的不丹难民。该太阳能灶由一个铝制的抛物线状反射装置组成,该装置把阳光集中在太阳能灶中间的烹饪器上。太阳能灶必须约每10分钟调整一次方位以对准太阳。在晴朗的日子里,煮一顿饭大约需要55分钟,当局希望太阳能灶的应用能缓解资源压力和减少75%煤油消耗量。
图片来源:Chris de Bode/Panos/Korean Cultural Centre




24 / 24
不丹难民定居点内一名男子正在清洗太阳能灶,2007年摄于尼泊尔贾帕县的达马克地区。每次煮食完后必须清洗炉灶,以尽可能地保持反射面的工作效率。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9-10-19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5-5-23 03:29 , Processed in 0.04332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