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1|回复: 6

愤青挨了一耳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各大网站头版新闻发布舆论导引新闻贴:理性爱国。愤青的爱国热情终于被清醒的政府所遏制和采取了响应的行动。
本人严重支持政府行为,理性爱国,打击无脑愤青。
欢迎大家踊跃拍砖。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1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思平(1896—1946),名祖芬,字思平,以字行。五四运动的带头学生之一,火烧赵家楼的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























1938年11月,代表汪精卫集团参与日本今井武夫、影佐祯昭等在上海举行所谓重光堂会谈,议定《日华协议记录》、《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项》等文件,促成汪精卫叛国投敌。次年夏,与周佛海同赴上海,组建汪伪政权。后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组织部长、浙江省省长、内务部部长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9月被处决。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19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愤青的前辈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20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很愤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20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缩  缩你妹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20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那么多人,只有我们少数人在愤世嫉俗!感觉很渺茫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发表于 2008-4-20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最早来源于德语,注释为:无知冲动的青年。 这是一种比较经典的解释,现在网络上的愤青属于此类。又被成为“粪青”。. 英文The Angery Young,中文称谓发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5-5-20 06:00 , Processed in 0.04416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