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无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1|回复: 0

调侃当代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到毕业时刻,总有相当一部分人注定开始痛苦,如选择走向社会的各种毕业生,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一名地级市二等院校的大学生,我能深刻理解这种感受,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身经历在社会这个大炉子里历练的痛苦。
在汉语词典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叫做“调侃”。 《一枝花•送车文卿归隐》套曲:“安乐窝随缘度昏旦,伴几箇知交撒顽,寻一会渔樵调侃。”面对着庞大的就业压力,经受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体会着来自各阶层渺视,我们大学生开始学会调侃自己及所学的专业,希望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无助,如“我学经济我悲剧,毕业工作没处去”、“我学历史我脑残,求职路上好心烦”、“我学数学我无奈,工作找的好辛苦。
在网络上还流行着各种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各种调侃,而在我看来这些调侃不仅表现了对大学生能力的否认更是引起人们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深思,那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
我们应该承认大学生有自身功底不足之因,想想一个基本功扎实的文理科学生是可以找到工作的。问题是当下社会浮躁,学风亦然,我们的基本功与80年代学生相差甚远,所以自然会引发就业悖论,在用人单位苦于无人符合其职位要求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从大学生的自我调侃中,我们能看出三点问题:一是目前找工作实在太难,特别是我们这些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学生,难于上青天;二是目前笼罩在毕业生身上的悲观情绪,感觉前途渺茫,付出没有回报;三是从这些调侃的科目来看,主要是偏于文理科,工科除外,这说明高校的招生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依据社会需求做出合理的定位。
这样,试想一个学生如果既没有家庭背景又学的是文理科专业,那么其找工作肯定是异常艰难。很显然,它折射出当代教育的困境:盲目与尴尬。一是盲目。这种后果的出现其实在高中教育时期就埋下伏笔,高中的文理分科就注定了高考招生要按如此方式进行,而当时学生选择本身就是盲目的,我们糊里糊涂的就做出了选择。接着,有这些学生就意味着要有足够多的大学来接收,而大学的专业设置也是盲目的,它没有根据社会需要来定位,它也无法根据社会需求来定位,很多本科生研究生是被就业的,因此,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无从获知关于专业关于就业的真实信息。于是,我们身处游戏之中,我们的认知被虚假信息所包围,无从辨认真假,只有当有一天大量学生都无法就业的时候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不幸的是,我们已经成为被牺牲的一份子,孤苦无依地在求职场上游荡。二是尴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异常迅速,本科硕士普及,博士数量世界第一,可谓是“以量取胜,质量低劣”,进而被西方一所知名大学校长说嘲笑。
除了教育的盲目与尴尬,我们还要注意到一点,政府对社会科学投入不够,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社会投入的功利性更明显,这也是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原因。
毕业生找工作难,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光是“调侃”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看清问题本质,解了系铃人,才能解决问题本身。首先,我们自己要不悲观不盲目,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然后,教育的主管部门要真实地了解社会需求,进而指导高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不能盲目。
滨州家教吧www.bzjj8.com
大隐隐于此,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无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APP|无为大事记|百度统计|无为论坛 ( [鲁ICP备16011199号-2] [滨公备0601007] )

GMT+8, 2025-5-14 21:22 , Processed in 0.04054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