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 惠泽万民
民生水利 惠泽万民http://www.binzhou.gov.cn 2009-09-25 中国滨州 阅读次数:109
大众网-大众日报
滨州位于渤海之滨,淡水资源匮乏,境内地下水大部分是浅层苦咸水,深层水高氟、高碘。就是这样一个海边盐碱之地,在今年大旱的情况下,滨州市324万亩小麦单产比去年增长1%,总产增长3%,连续5年实现夏粮持续增产,“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何谓“民生水利”?就是昔日治水,今日活水,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中实现生产、生活、生命、生态水利的融合。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正确领导下,滨州市水利系统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由农村水利向城市和生态水利、由水利建设向水利建设和管理与经营的转变,进入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人水和谐、科学发展的民生水利、现代水利行列。
“四环五海,生态滨州”与“粮丰林茂,北国江南”,是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精心打造的两张“名片”。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措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民生工程,成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投向。为此,水利部门抢抓机遇,积极行动,科学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水利项目资金用于建设。按照“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目标定位,去冬今春全市上下大搞林水会战,开工建设高标准方田 20 万亩,新增防渗渠道 71.6 公里,改善灌溉面积 159万亩;全市投入资金 11.3 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1196项,完成土石方1.13 亿方,清淤沟渠3921 公里。全市农村村村通自来水率达到 98% ,受益人口280.4万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作先进市”;全市总蓄水能力达到 7.7亿方,建成高标准节水工程面积 90万亩。滨州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
(孙战勇张丽真)
滨城:人水和谐写新篇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滨城区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工作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全区30万农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近几年,滨城水利局组织实施了东水西调(韩墩五干)、西水东调(三合支渠)等抗旱水源工程,重点实施了小开河三合支渠等渠道衬砌节水工程,减少了渠道输水损失,改善了当地的灌溉条件,因区划调整造成的下游农业灌溉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抓紧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60多平方公里,生态水利建设得到新提高。作为市辖区,积极投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和“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水利项目建设,参建的中海、四环河已成为生态水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滨城先后荣获了“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区”、“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作先进县(市、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谱写了滨城水利史上的新篇章。(邱海平王鲁燕)
惠民:以人为本,为民谋福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惠民县水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水利基础,积极推动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科学水利、和谐水利建设步伐。
据惠民县水务局介绍,近几年来积极建设民生水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转变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在扩建水库的同时,建设水利风景区。经过各级专家评审,孙武湖于2007年9月被评定为“省级水利风景区”。二是高标准建设成国家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白龙湾灌区工程,一期投资2700 万元,全部竣工后将会彻底改变目前灌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工程引水能力和管理水平将有很大提高。三是秉承“以人为本”理念,把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年内在全县范围内完成农村主管网铺设,实现全县“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四是投资 7600 万元建成李庄水库成功蓄水,解决了全县14个乡镇、1200余个村庄、60万人口的饮水和部分农业灌溉用水,为惠民“南带”开发的二、三产业提供优质、可靠的供水水源。(丁永光王春英)
阳信:民生水利大发展
近年来,阳信县水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缓解水资源紧缺、消除水患、打造民生水利,构建人水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探索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大搞水利基本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率先实现了水资源供、排、蓄、治的一体化管理,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生态治理、城乡供水以及污水处理等水利工程体系,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先后荣获“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先进县”、“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第二批水利综合执法试点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全市‘五个好’县直涉农部门”、“争创一流奖”、“ 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阳信水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扎实苦干,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事业基础地位,为构建生态型、园林式、富裕和谐的“中国鸭梨之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侯官卿魏玉民)
无棣:城乡供水一体化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是九河末梢,过去“洪、涝、旱、碱、潮”五害频发。新中国成立 60年来,无棣高度重视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对县内的干支流河道进行了根治,筑起了防洪除涝水利框架体系,提高了田间除涝能力;开挖了幸福河与小开河,解决了无棣县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现状,80多万亩良田得到有效灌溉,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棉花生产大县;开全国之先河建平原水库蓄水,解决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全县593个行政村、35.8万人喝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投入巨资建设了沿海防潮堤建设工程,有效保护了沿海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昔日无棣为水所困,今朝无棣因水而兴。2009年8 月,无棣成功入选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此为契机,无棣水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规划,不断创新,转变思路,走水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水务文章越做越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刘志国田晓燕)
沾化:构建四大水利体系
沾化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城乡供水、防潮抗灾、蓄水工程、农田水建四大“民生水利工程体系”,获得了“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
近几年来,沾化县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工程体系,投资 1.3 亿元,铺设管网1300 多公里,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村村户户通自来水工程,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该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了总长 159 公里的防潮大堤,达到了抗御50 年一遇海潮标准,拉动了北部沿海地区油盐化工、水产养殖、风能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使沿海变成了“黄金海岸”。该县相继建设了思源湖、恒业湖、清风湖等平原水库,一次蓄水能力达到 1.5 亿立方米,形成了安全的蓄水工程体系。该县共投入 6.2亿元,按照“县里搞骨干工程、乡镇搞联村工程、村级搞田间工程”的总体要求,完成了 980 余项水利工程,建成了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工程体系,保障了沾化冬枣和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李建国贾建成)
博兴:北国江南开新篇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博兴县水利局坚持科学规划,埋头苦干,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努力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水网大框架已经形成,民生水利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先后获得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该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八大产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防洪排涝工程为重点的工程水利建设、以灌区改造为重点的资源水利建设、以农村水网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以城市景观水利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建设、以河道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水利建设,以乔庄镇为北国江南建设示范点,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初步实现了水利建设的和谐有序、水利管理的和谐统一、水利队伍的和谐稳定、水利事业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生态优美、和谐文明经济文化强县提供了可靠有力的水利保障。(齐宝玉赵艳丽)
邹平:民生水利润民心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邹平县水利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水利建设,为邹平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为一体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污水处理厂成为全省样板。据介绍,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实现了村村通,全县 56万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居民用水实现“水源水合格率100% 、管网压力合格率 100% 、管网修漏及时率100% ”。
生态水利促和谐,民生水利润民心。作为全国城市水系规划试点县,邹平综合规划黛溪河、新月河、六六河三大环城水系,投资1亿余元,建成“一河两湖”省级水利风景区。对潴龙河、郎君等10条山区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km 2 。封闭、封停自备井238 眼,累计减少开采地下水 2.6亿m 3 ,地下水埋深平均上升4.8m 。为了实现可持续水利保发展,邹平建立了水源蓄水网,总蓄水能力达到9300万m 3;另外,建立了节水农业灌溉网、工业供水网、城市排水治污网和防洪除涝网,形成了以24 条大中型河道为骨干的防洪除涝网。(张平魏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