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鸟 发表于 2009-5-7 23:56

当劳动成为习惯

不知不觉,父母都已经年过六十了。老人们退休在家,按说操劳了一生,很可以歇歇了,可是他们还总是忙碌着,不是收拾家务,就是操心儿孙。捎带着我也有些偷懒,就连自己屋里的煤气电灯、门窗桌椅都是他们帮着修葺打理。有时候过意不去,就叫他们不要太累了,他们总是说:“习惯了,不做事干什么。”或者说:“闲着也是闲着,劳动一下还好些。”
  是啊,习惯了。对于他们,劳动已经成了一生中难以割舍的习惯。
  从我小时候有朦胧的记忆开始,他们就是这样的。妈妈总是在屋里屋外劳作,栽秧、收割、采棉花、挑担子、洗衣做饭、养猪喂鸡。我曾经端着一瓢水到田里给妈妈喝,至今还记得妈妈接过水瓢时一头的汗水。爸爸从部队回来也是很少休息,不是帮着干农活就是忙着做家务,记得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上午,他一边在门前捏煤球,一边给我讲故事。
  后来,我慢慢长大,他们也在劳动中渐渐变老。
  外公前年以九十二岁高龄去世。他同样更是一个以劳动为习惯的极至。小时候,我常到外公家,外公话语不多,成天只是埋头劳动。到了七八十岁,儿孙子女都已成材,满可以歇着享清福了,他却还是不肯停下劳动,照旧下田伺弄庄稼,动辄背个几十上百斤的不在话下。有时候我们把他接到城里,他也还是闲不住,不知道从哪里搜罗到了好多藤条,坐在屋里不紧不慢地编了一大堆小筐子小篮子,一个人提着满大街叫卖,一大早出去到黄昏才回来。我们叫他不必如此,他依旧淡淡地说:“不劳动,闲着做么事?”
  在城里过不了多久,他就要闹着回去,说是没有乡里舒服,怎么留也留不住。我们也没办法。妈妈说:“算了,实在要回去就回去吧。反正你总是习惯了,不做事会难受。”
  我大抵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所以对于养成劳动这一习惯一直都大不以为然。我想,如果条件允许,谁都是懒得干活的。不是有句俗话叫“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吗?
  可是,不劳动是不行的,因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何况就算天上掉馅饼,也还得跑过去伸手接才行啊。所以,我从小还是被劳动的意识给包围了。四、五岁就开始跟着妈妈下田采棉花,捡稻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光着身子,前面挂着一个紫色包包跟在妈妈后面顶着大太阳采棉花的情景。妈妈下田劳作去了,我放学回来就自己做饭吃,还给妈妈留了饭,然后到田里告诉妈妈。妈妈说她收工回来,一吃我下的面,居然是熟的,而且味道不错。那时候我刚刚上小学一年级。
  妈妈总是自豪地向别人说,我们家吃完了饭,大人不用管事,两个儿子,一个负责洗碗,一个负责抹桌子。
  应该说,父母从小就在培养我们劳动的习惯。
  也许是年少不懂事,小时候,看着父母每天从繁忙的工作中回家来,仍是一点也不停歇地又开始忙着家务,就是星期天也不例外。我心里颇有点不大理解,为什么不休息一下呢?难道干活很舒服吗?在我看来有很多事,比如家里地面脏了那么一点,菜园里的草多了那么一点,都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记的,何必非要忙之而后快。更不要说没事就把家具挪来挪去,真是劳神费力何苦来。有那工夫,为什么不休息一下?
  好容易自己成了家,以为可以摆脱老一辈人关于做事和劳动的熏陶。孰料妻子比他们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甫一结婚,她就开始一五一十地跟我述说家里有哪些事情要做,不做是不行的,光她一个人做也是不行的。她如做饭,我必得洗菜,她如打扫卫生,我必得拖地,她如上街采购,我必得负责搬运。痛苦万状,烦恼不已。可是没有道理可讲,没有地方申诉。劳动,好难的习惯,我简直都有点愤愤然了。
  据运动界专家说,长跑时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个时候人是最痛苦的,呼吸困难,心跳急速,甚至天旋地转。可是只要挺过这个关口,后面的路就好办了,那些症状也就都减轻甚至消失了。也许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是有一个临界点的。
  仿佛是从儿子呱呱落地,我升格为父亲的时候开始,我对于劳动的痛苦和烦恼渐渐开始消退,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心理的默认。下班一回来,就赶紧择菜洗菜,淘米蒸饭。看到妻洗完了衣服,就赶紧去晾晒。吃完了饭,自觉地就去洗碗捡场。总之,按照父母和妻的话说,眼睛里有了事。虽然离他们关于劳动的要求还很有差距,可是已经有了自觉做事的态度。家里的日子也随之和谐多了。
  这大概就是劳动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吧。过程虽然有些难耐,结果却是皆大欢喜。周围人的感受自是不必赘述,就是自己,再劳动起来也不象以前那样痛苦不堪,虽然谈不上以劳动为乐,说是在劳动中麻木了倒也不算过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历史课本里虽然作为封建思想一直遭到批判,可是它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很多人也许习惯了脑力劳动,可是不惯于体力劳动,仿佛体力劳动低人一等。
  有了孩子以后,我常听见有人指着那些体力劳动者教育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象他们一样出苦力、受大罪。言语虽不无道理,但是我不敢完全苟同。体力劳动和劳力劳动,都是人类劳动的必要部分,蓝领和白领都是劳动者的必要组成。能够当白领从事脑力劳动当然是好,可是如果成了蓝领专务体力劳动,也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都是靠自己的劳动生存,总好过不劳而获,好过强取豪夺。何况很多时候脑力劳动也不是那么轻松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存在着亚健康现象,有的甚至身心俱乏,英年早逝。
  用哲学的观点来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白领和蓝领、理论和实践都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没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成果无处落实,没有蓝领,白领就成了空中楼阁。
  就如眼下大家关注的股市,归根到底只是虚拟经济,还是要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股票的价格最终要由公司的业绩来决定。而公司的业绩则是由全体劳动者来决定的。
  如果大家都只炒股而不务实劳动,那么股市又靠什么存在呢?
  一直很喜欢一部老电影《牧马人》,说的就是劳动对于一个知识分子魂灵的作用。
  里面从珊有一句台词:“钱只有自己挣来的花得才有意思,花得才心里安逸。我买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得来的钱;我买辣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得来的钱;我给你买本本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加班打场得来的钱……”说尽了劳动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产品极大丰富,全体成员按需分配的社会。在那个时候,劳动成为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是啊,如果每个人都把劳动当成了习惯,形成了自觉,那么,这世界还能不大同吗?

斩龙尊者 发表于 2009-5-8 10:54

敬佩劳动人民。

风若冰心舞 发表于 2009-5-11 08:50

敬佩劳动人民。
斩龙尊者 发表于 2009-5-8 10:54 http://www.actcn.net/images/common/back.gif


搭车。。。同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劳动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