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你的衣服几天换一次
美女帅哥们,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转载一篇文章
每天换衣
当很偶尔地听到我说起我在美国要每天换一件衣服时,母亲在越洋电话中即刻展开怒吼,她说:“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的后代。”听她怒吼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对这种事情实在是百口莫辩。因为,“时尚”这种东西可以解释成“跟随社会基本规范”,也可以解释成“赶时髦”甚或“装孙子”。况且,隔着大洋,母亲其实甚至根本不知我周遭的切身寒暑。她知道的只是每晚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之后的一堆天气预报数字。这么着,她便怒吼。
从小,我家里给我的各种关于衣服的灌输,归纳完全不外是在一个“暖和”上做文章。记得第一次在母亲眼前穿起牛仔裤时,线条毕露得母亲眼睛都绿了:“你的屁股沟都被人家看见了。”而父亲关于穿衣的说教却是永远的“身教”,我自童年乃至长大成人后的多少年里,父亲永远是一身军装打扮,从没有稍许更改。也因此,一片素净之下,母亲自然断定我应该是属于她口中“什么人”或者“什么人的后代”之列的吧。可是在美国,这种每天换衣的形态其实的确是一项最普通不过的“社会规范”,几乎每个人都必须遵从和在自己的兴致之上发扬这种规范,与做作和奢侈全无关系。逼迫之下,你真的不能不每天换衣服。美国女人的衣服尤其是在办公室内工作的美国女人的衣服必定是要每天一换的。不然的话,上司不但首先会觉得你生活邋蹋;同事其次会认为你形迹可疑,比如甚至可以推算你前一个晚上没有回家过夜。美国女人因此每人都有很多件衣服,挂在衣橱中。在美国,通常每间房子中都会有衣橱,稍微讲究一点的还会有“WALKIN”衣橱(就是那种类似于一个小房间,人可以走进去的四壁衣橱)。在房屋买卖之中,有没有这种衣橱甚至也是推敲价钱小小的一个焦点所在。 美国女人的衣服除了日常穿用的休闲服装之外,正式的服装穿过一次之后大多数并不去洗涤,衣服们会重新被挂回衣橱中,等待第二次被选中。她们的衣服们通常只是每季、甚至每年才会被大事清理洗涤一次。如此,一来因为大多数正式女装只宜干洗,价格不菲,这种衣服通常都是会在衣领上的洗涤标签上注明了的。在这种时候,你最好相信它所说明的。因为,但凡是有这样标注的,衣料就真的可能相当见不得水。我的确就有过几次硬不信邪的教训,结果是一件衣服竟实际上只能穿一次。因为,水过之后,一缩就缩成了“婴儿装”;二来在美国日日开车的生活中,一件衣服穿过几次也的确并不见脏。
中国现下也在开始实施私用车辆的普及,美国的传统眨眼就是中国的现实,这种“每天换衣”一定是趋势。况且,美国的服装价格与人们的收入相比,实在是便宜货色,再加上无论哪里的女人对衣服的热衷都是不可经年有效的。因此积累个十几、二十年下来,美国女人柜中大多衣服不少,一件衣服一年中能轮到三两次出街已经不错。在美国干洗衣服的价格实在是贵得可以,一条裙子的三四次干洗价甚至就可以再买一条新裙了。前年回国时看到国内的衣物干洗价格竟只有四五块人民币之谱,真以为是在做梦。那个冬天,我干洗了几乎所有从美国带回国的衣饰。曾听母亲来信讲北京家中院子里和我一起长大的某女朋友被她母亲起了个别致的外号叫做“美不够”,原因只是因为她已经有了两件千把元人民币一件的外套却还要去买第三件。我想这种事情就最是扯不清的了。因为,现在我们中国人在衣着方面的一个瓶颈难题是衣价太贵的事实,越到最近几年,越觉得中国的服装价格实在是越到了离谱的地步,非但与国人的收入太不成比例,而且价格之吓人哪怕是在世界上以国际标准来看也具有相当的可看性。以往在美国时我总是下意识地想到要在回国时买几件便宜衣服,但是几次磨难下来,我已经意识到这实在是颠倒了位置的想法。因此,小时候女朋友的“第三件外套”竟也会成为一个可流传的话柄了。
衣价与工资水准相比的高居不下也就造成了许多稀奇的状况,比如说在中国,拿几百元月薪的人为数不少,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几百元一件的衣服实在也是相当稀松平常的价格了,不算是奇货。但是以美国来说,如果将人均月薪定在蓝领的高薪、白领的中等薪水三千美元之间,若果标价三千美元的衣服则一定已经是世界级的超级名牌了。因此,我们中国人中,每月赚五百元钱的人敢用两个月积攒下来的钱买一件六百元上下的衣服。但是美国人中几乎没有听说过挣三千块美金一个月的人,哪怕敢在积攒了半年之后,买一件一千块美金的衣服。美国女装如果是一般品牌的货色,价格大约会在五六十元之下,在一些减价商店中,这个价格甚至已经可以买到相当好的货色了,无论从价格还是从花色上。美国正式的套装则多在百元左右。服装穿得考究的人,中等程度的名牌服装价格总也会是在五百美元之下。至于超级名牌或者服装设计师个人品牌的作品,价格则会随其所欲,没边没沿。
美国女人的服装多,是一个相当具体的情形,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可能满柜都是十元一件的行头,这自然是在迎合刚才只讲了个开头的“美国要求”和女人骨子里天生对服装的欲望。严格地说,美国社会对女人的装饰要求相当严格,一个好的女职员称职与否的头一要件就是外貌整洁、服装入时。非但女人,邋遢的男职员也是这种社会规范之下的“牺牲品”。比如男职员的衬衫除被要求勤换之外,而且还包括衬衫的领口及袖口必须烫妥。
说到服装,我有一事鱼鲠在喉。
在美国街头,尤其是近年来,常常能看到一队又一队亚裔面孔的“西装人马”现身街头巷尾,一望便知是从中国国内奔赴而来参观考察的我们的“同志”。这类西装人马着装架构之统一,无以伦比。在迪斯尼乐园、在各种名胜的场面中猛然撞到这样的一队又一队人马出现在美国人的T恤、短裤之中,造型之乏味、形象之刻板,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在我的观点中,是极赞成中国处级以上干部人人都到海外走走的,因为眼界的开阔是一个人处理公事家事的必须素质,更何况具有一个相对“国际”的眼光是十分吻合当今中国处处讲求开拓的国策的。自然如果现今的中国国力并没有到达“普及海外”的地步,也就算我没说。但是回国看看到处是公款吃喝人潮,与其让手中有公款大吃权力的人把这些“国力”糟蹋进尿池粪缸,不如拿来干点实在事情。
在这里,我相当想向国内的制装部门进行裁剪方面的题外建议:现今中国代表团出国时所穿的西装,举凡是我所曾经眼见的,都一概过于窄小,男西装尤其有这方面的可怕。须知现下国际高级男西装的制作标准基本上已经在“宽大”的思路上发展了无数年,男西装尤其在肩头、肩下袖口和裤管位置,更见宽大。相比之下,我们的服装品位有待提高,肩应尽可能地宽些、袖应尽可能地长些,上衣的长度也应最好完全盖过后臀。 中国代表团穿出的西装无一不嫌窄小的情形一直就是国内“同志”的一个标识,不是不可以,只是不国际和不流行。自然若果我们的有关方面觉得有必要坚持这一“中国特色”,那则全算我没说。我常常在想,我们出国考察团队队员们身上的西装可能是出国前统一订制的出国服装,其实,更要命的是样式的问题可以暂且不讲,除此之外,我们的人还有着不分场合一概西装打扮的不协调习惯。常常的,在美国境内大小餐厅里,举凡看见一队西装人马歪斜着领带进入,周遭邻坐的人大都交头接耳,说是“他们来了”。因此我很想做出一个不知是否妥当甚至不知是否“合乎国情”的呼吁:除却西装的样式我们是需要加以修改的,我们的人再出国时,有关领导能否在一水的西装之外,考虑一下再为行将外出的人员添些休闲服装,比如夹克、比如短裤汗衫之类?须知,在目下国内的考察团纷纷出国的新形势之下,中国人的气势就全要拜托这些无处不往的考察人员来予以展现了。而现在的情形多少有点事与愿违,因为,“西装人马”的问题真的就快成为一个海外众所周知的笑柄了。
昨天和一个才从国内来美的朋友吃饭,听他说起自己此番出国得到的一千元人民币置装费在国内竟已经连一件西装也买不下来了的时候,我则顿时不知接句什么才好,那样的话,则可能就只能买窄小西装了,钱数所辖,也就没有余地去宽大和遐想。
[ 本帖最后由 三颗心 于 2008-6-17 09:47 编辑 ] :lol :lol 是差距不小,小城市和大城市都差距着5年,咱中国跟外国得差距着50年 :loveliness: 每天都换,但衣服不是每天都洗,那样的话太浪费水和洗衣粉了! 工装不能每天都换,不然要好几件才行,如果休息的话衣服是每天都换! 打倒原创作者~
自以为出国几年就飞上天了?
中国的国情如此,难道一夜间你想让所有人如同你一样彻头彻脑地变成有素质有文化的上等人?
君不见中国还有多少广大的劳动者常年累月穿不起、买不起、病不起、生不起、死不起。。。
当然,不排除少数有条件的可以天天在一大堆衣服里面挑衣服的人群。
中国的“同志”又怎么了?现在国际未全方位流行中国化,是因为国家不足够强大。
告诉你,如果中国经济总量占了全世界90%的话,说不定欧美国家的妇女们都自愿去裹小脚!!还自以为美!! 砖头飞来 一天换两身衣服。2攒-3天全扔进洗衣机。 我终于做了1% 夏天每天都换,因为会出汗,然后每天都洗 谁和 我一样投的5 站出来 没有一月一换的选择啊 要看什么季节,还要看内衣还是外衣啊。。 以前在学校,到了夏天一天能换三遍,天天洗衣服,水不花钱阿:loveliness: 换衣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啦,也许一个早上就会换很多件呢~不过我觉得目前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天换两次吧…… 以前是一天换两次,先在规定穿工装,天天都是一样的:'( 原帖由 娃娃的静界 于 2008-6-17 14:09 发表 http://www.actc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夏天每天都换,因为会出汗,然后每天都洗
m y 见天翻等衣服换周玩最后还是穿第一件衣服 现在流行一天换八套衣服,早上出门锻炼一套衣服,上班一套衣服,中午下班回家做饭一套衣服,下午上班一套衣服,晚上回家吃饭一套衣服,出门应酬一套衣服,骝马路一套衣服,晚上睡觉一套衣服。现代人生活的一天。
页:
[1]
2